賦能鄉村振興 為新時代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2023-06-19 10:07:16? ?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李冰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始終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發揮學院優勢,搭建服務平臺,為推動新時代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整合學院資源,打造服務鄉村振興品牌,構建“三元驅動”職業培訓體系 聚焦鄉村振興、經略海洋等發展戰略,圍繞農業關鍵技術、鄉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增收、鄉村有效治理等領域,立足人才、設備、技術優勢,把學院所能與鄉村所需結合起來,鼓勵廣大師生投身鄉村振興。抓住學院已有的優勢,打造學院培訓平臺,匯總整理學院幾個特色優勢專業,開發了職業技能培訓、水產類農業行業社會評價組織培訓、漁業培訓、電商服務鄉村振興培訓、亞馬遜大賽培訓等課證融通的職業培訓與技術服務項目庫和課程包。以產業領軍人才為引領,以學院教師為主體,以企業能工巧匠為補充,多渠道、多途徑地引進人才,遴選校內外培訓項目庫60余項,形成三師融通的職業培訓師資隊伍260余名。以平臺為基礎,以智慧酒店為載體,加大與相關院校、目標企業及社會機構的橫向溝通,通過不斷地推介、實踐、完善,打造海院特色品牌,將專業優勢鑄造成品牌優勢,逐步形成以產業企業需求為導向、技術創新為支撐、專業教學為基礎的“三元驅動”職業培訓體系。 立足自身職能建設,貼近區域發展需求,催生涉農新產業新業態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依托產業辦專業,依托專業促產業,專業設置貼近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海洋特色鮮明。重點打造水產養殖技術、海洋健康食品、藥品與醫療器械、船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聯網、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工業機器人技術、電子商務技術8大專業群,建有“山東省船舶控制工程與智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5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個市級創新平臺,加快推進各種專利、項目研究,促進科研成果向服務“三農”轉移轉化。整合學院各系部資源,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15項,積極與威海市農業農村局、商務局等單位深入交流,成立鄉村振興研究院,將項目向基層和企業推介。 立足院校特色,發揮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山東省遠洋漁業船員培訓基地、山東省省級現代漁業技術培訓基地等優勢,抓住各級對海上安全及海上漁業生產高度重視的契機,積極與漁業港監部門溝通,驗證并通過了普通船員培訓資質,將職務船員培訓資質由三級船員培訓資質升級到一、二、三級職務船員培訓資質。利用伏季休漁時機,年培訓各類船員1800多人次。 發揮繼續教育平臺優勢,提升專業技術水平,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利用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威海市專業技術人員基地、山東省繼續工程教育協會會員單位的優勢,依托自身平臺和資源,年平均完成省級繼續教育平臺培訓人數3500人。2022年開展威海市級“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解讀研修班”,線上培訓人次達4135人。2022年被評為服務鄉村振興示范性職業院校,我院推薦報送的《綠色創新 賦能海洋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成功入選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2023年成功入選第一批鄉村振興電商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共建單位。實施電商助農行動,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大膽探索,整合資源,制定詳細的電商幫扶方案,拓寬農產品營銷渠道,建立適合本地的特色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切實解決農作物產量低和市場銷售難等問題,從產品包裝、平臺推廣、后臺運營、跨境物流、售后服務等核心問題作出詳細的指導講解,為農民提供電子商務培訓,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有效帶動廣大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