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動綠色未來——全國海外社媒矩陣齊曬“聯(lián)名碳票”秀中國“雙碳”之美 | See joint efforts for a greener future through posters of collaborative carbon tickets
2023-07-09 18:29:38?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責任編輯:占芷晗 我來說兩句 |
聯(lián)名碳票,向世界秀出“雙碳”之美,展現共創(chuàng)共享、美美與共的美麗中國。 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態(tài)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陽舉行。論壇期間,貴州日報貴州國際傳播中心“DiscoverGuizhou”聯(lián)合福建日報東南網、海峽導報、印象浙江、江蘇Now國際傳播中心、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南亞東南亞國際區(qū)域傳播中心、四川國際傳播中心、國際在線ShaanxiPlus、遼寧國際傳播中心、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國際傳播部、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濟南國際傳播中心、鄭州報業(yè)集團對外傳播融媒體中心等全國13家區(qū)域、省、市媒體海外社交平臺,共同發(fā)起“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聯(lián)名碳票”全球聯(lián)動。 從西至東,從南到北,既是一張張制作精良的“聯(lián)名碳票”,也是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綠色畫卷。“聯(lián)名碳票”從竹林、茶園、林業(yè)、海洋、農業(yè)五個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效,奏響貴州大地的綠色樂章。 竹林碳票 貴州赤水×浙江安吉 滿山翠竹,碧波蕩漾,貴州赤水、浙江安吉因“竹”而聯(lián)。 赤水河流域,釀出無數美酒佳釀,更開創(chuàng)了守護生態(tài)之河的新機制。《關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成為全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的范例。 一路向東,在我國長三角地區(qū),浙江安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著當地人探索出一條具有“安吉特色”的綠色發(fā)展之路。 茶園碳票 貴州遵義×陜西 貴州湄潭×四川雅安 貴州畢節(jié)×云南普洱 一碧萬頃綠浪翻騰,茶香四溢綠波蕩漾。當貴州茶遇見陜西茯茶、四川川茶、云南普洱茶,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坐擁700萬畝茶園,以及62.81%的森林覆蓋率,貴州好生態(tài)孕育出了一杯杯“干凈茶”。一千多年前,駝鈴聲聲,一路向西。陜西茯茶跟隨絲綢之路商隊車馬遠銷西北、中亞及歐洲,在橫跨亞歐大陸的古絲綢之路上聲名遠播。 占地萬畝,四川雅安茶園被譽為“川版斯里蘭卡”,素來喜好喝茶的四川人,在這里將“一葉”變成了“一業(yè)”。云南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古茶樹王國,優(yōu)質的地理環(huán)境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瀾滄江分布最密集的古茶樹群。 林業(yè)碳票 貴州赫章×福建武夷山 貴州岑鞏×江蘇蘇州 貴州遵義×海南五指山 貴州六盤水×內蒙古額爾古納 清風吹過,青山沙沙作響,蔥郁的綠色中蘊藏著無價之寶。 2021年5月,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領取了全國首張林業(yè)“碳票”,從此青山變“金山”,開啟探索生態(tài)產品價值轉化的創(chuàng)新路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州用多年的綠色發(fā)展實踐,生動詮釋這一理念的深刻內涵;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森林覆蓋率超過95%,是國寶,是水庫、糧庫、錢庫,更是碳庫;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湖水碧澄的太湖見證了幸福綿長;被稱為“亞洲第一濕地”的額爾古納濕地不僅讓游客流連忘返,也是世界瀕危物種鴻雁和丹頂鶴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從南到北,山水之間,只此青綠。 藍色碳票 福建×山東煙臺 世界上捕獲的生物碳中,超過一半是由海洋生物捕獲的,這種碳被稱為藍碳,也被稱為“海洋碳匯”。 2023年6月,福州發(fā)放全國首張藍色碳票;同月,山東首筆海洋碳匯交易在2023國際藍碳論壇完成簽約,目光聚焦于這抹蔚藍希望之上。在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保護藍碳生態(tài)系統(tǒng)等重要海洋區(qū)域,將為中國乃至世界帶來經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的“雙贏”。 農業(yè)碳票 貴州從江×遼寧沈陽 貴州安龍×河南 貴州黔西×山東濟南 生態(tài)低碳農業(yè)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農業(yè)的高級形式,也是建設農業(yè)強國的主攻方向。 貴州從江梯田的稻-魚-鴨共生農法,為發(fā)展循環(huán)農業(yè)和低碳農業(yè)提供了寶貴啟示;遼寧通過加強退化耕地治理,推廣有機肥施用、秸稈還田等手段,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則是減碳固碳并舉的有效方式;黃河流域的河南地處平原,從氣候、溫度再到水資源環(huán)境都十分適宜農業(yè)生產, 這也是河南成為農耕文明的起源地與繁榮之所的原因。 …… 正如論壇主題:“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fā)展”,中國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持續(xù)加快發(fā)展方式綠色轉型,扎實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共同推動全球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借助2023年生態(tài)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這一平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廣泛凝聚多方共識,一起為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新的貢獻。 On July 8, the Eco Forum Global Guiyang 2023 was inaugurated in Guiyang, the capital city of SW China's Guizhou province, with the theme of "Pursuing Modernity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Promo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DiscoverGuizhou extended invitations to 13 Chinese media's oversea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cluding those from Fujian, Sichuan, Zhejiang, Jiangsu, Hainan, Shandong, Yunnan, 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regions, to demonstrate regional effort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and green development by posting the carbon ticket posters. Their participation on oversea social media platforms of Twitter, Facebook, and Instagram, etc., have provided an interactive space to showcase China's commitment to the "dual carbon" goal. Environment issues pose a global challenge and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that we must undertake. Through the forum,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change experiences, share successful cases, and seek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to collectively promote glob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et us join hands and work together to drive green development,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advance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together protect our planet.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