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競賽獲獎者風采|李燦昭
2025-04-11 11:44:4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占芷晗 我來說兩句 |
5569229bb21bf4731d056dc6bb50f947 人物簡介: 李燦昭,2012年參加第2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項目《類海蜇運動探測體》獲二等獎。畢業于同濟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現任泉州僑創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燦昭身兼惠安縣政協委員、縣僑青會副秘書長、高層次人才等多重身份。他籌備運營僑創空間眾創園區,從事文創設計、創業空間孵化等工作,帶領團隊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養科技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打造運營后窯青年創業園區,建設“野不錯”露營基地,運營泉州市(惠安)人才創享中心,推動打造專業化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并聯動后窯青創街區建設,推動形成惠安人才就業創業“第一打卡點”、網紅新地標。 “走上科技創新這條路,還得感謝老師的‘慧眼識英才’。”李燦昭談及學生時期的一件趣事讓他敲開科技創新的大門,“高一年一次物理課,我幫同學修手機屏幕,零件擺了一桌,被老師發現了。以為要挨批,沒想到老師認定我對機械有天賦,推薦我加入學校的機器人工作室。” 高二時,他研發的“類海蜇運動探測體”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該項目旨在模擬海蜇運動,打造高效水下探測智能裝置。他與團隊深入研究海蜇生物力學與運動規律,設計并制造出能在復雜水下環境靈活穿梭、實時收集數據的探測體。在研發過程中,他攻克了水下無線電信號傳輸、防水設計等多個技術難關。 “在備戰創新大賽的過程中我反反復復進行了測試和實驗,每次的改進都煥然一新。與不同的小伙伴和老師深入交流,總能碰撞出別樣的火花與感悟。”李燦昭說,在學業不受影響的前提下,他堅信應當勇于在新領域邁出探索的步伐,因為那里總蘊藏著意想不到的收獲與驚喜。 這次比賽經歷對李燦昭的人生規劃產生深遠影響,它激發了李燦昭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領域的濃厚興趣,更為他日后創業奠定了基礎。畢業后,他創辦科技創新公司,將藝術與科技相結合,公司先后獲得“泉州市新僑創新創業基地”稱號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等。 未來,李燦昭想在科技領域繼續深耕,希望能夠將公司打造成為一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為行業進步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他也將致力于培養更多的科技創新人才,為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寄語: 希望青少年在學業有余力的情況下,可以對科技類的項目做一些嘗試,保持對科學的好奇心,培養科學思維習慣,再進行實踐論證,對整個人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