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千萬別喂給孩子!兒童異物卡喉這樣施救
2025-04-24 10:46:59? ?來源:八閩生育關懷 責任編輯:李冰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綜合ICU主任葉盛在其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個令人悲痛的病例。一奶奶給孫子吃了根奶酪棒,不料孩子吃得太興奮不慎嗆到,奶酪棒瞬間卡進氣管,孩子的臉憋得發紫,無法出聲。見狀,奶奶立刻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撥打了120,但孩子因缺氧時間太長,導致大腦嚴重受損,最終無力回天。 醫生提醒: 投喂孩子這些食物易造成窒息 奶酪棒(圖源網絡) “呼吸道異物導致的窒息是我們ICU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像奶酪棒、果凍、堅果、葡萄這些光滑的食物,特別容易滑進呼吸道,造成窒息。” 葉盛主任提醒,4歲以下幼兒氣管細,且吞咽和咀嚼功能還不完善,家長在投喂奶酪棒、果凍、堅果、水果等食物時需要格外注意。 圖源:南方日報 除了易噎食物 這些也千萬別喂給孩子 酒 包括一切含酒精食物,如酒心巧克力、醉蝦、醉蟹等。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代謝酒精能力較弱,即使少量攝入也可能導致肝損傷,甚至引發腦損傷或死亡。 茶 5歲以內兒童應盡量避免飲茶,茶葉中的鞣酸會引起消化道黏膜收縮。 蜂蜜 蜂蜜中往往混有肉毒桿菌,1歲以下嬰兒腸道發育尚不完善,屏障功能較弱,吃進去的肉毒桿菌哪怕很少也容易在腸道中繁殖,產生肉毒毒素,從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嚴重者甚至有致命風險。 腌制品 腌制食品往往含鹽量高,會加重孩子腎臟負擔,不利于建立清淡飲食的健康習慣;部分腌制食品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因此盡量少吃或不吃。 日常生活中兒童異物卡喉的情況常見且緊急??????及時、正確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挽救孩子生命的關鍵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非百分百奏效,主要與年齡、所吞咽食物有關,但它仍是目前公認的氣道梗阻現場急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何正確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01 適用癥狀 當患者因異物(如食物、玩具)完全阻塞氣道時,表現為雙手“V型”手勢抓頸,不能說話,口唇紫紺,很快呼吸停止、抽搐,陷入昏迷。 圖源:廣州衛健委 若患者能發聲或呼吸,則為不完全氣道梗阻,無需使用此法,應鼓勵其自主咳嗽排出異物。 02 標準操作 針對成人 剪刀:兩個手指并攏,放在肚臍上方兩橫指的位置。 石頭:一手握拳,放在剪刀上方停住。 布:另一只手變成布包住拳頭,快速向內、向上沖擊上腹部,直到異物排出。 時長00:06 針對肥胖者和孕婦 采用胸部沖擊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雙臂從患者腋窩下環抱其胸部,右手握拳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握緊此拳向后沖擊數次,直至異物咳出。 針對嬰幼兒 時長00:20 自救法 當發生緊急情況時身邊無人或身邊人不會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使用自我腹部沖擊法。 找借力物體:尋找身邊硬實物體,比如桌角、椅背、沙發角等。 找腹部位置:同樣用剪刀、石頭、布的口訣正確找到受力位置。沖擊腹部位置:借助物體向上、向內反復沖擊腹部,直到異物吐出。 提醒 應避免讓低齡孩子食用 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 如奶酪棒、堅果、果凍等如果孩子突然出現無法呼吸、不能發聲、憋氣、臉色發紫等窒息癥狀應立即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并盡快呼叫專業救護人員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紅星新聞、廣州衛健委、科普中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